罗马书

一、忧愁伤痛之心的价值


  罗马书9章1-5节:

  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列祖就是他们的祖宗,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祂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阿们!

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

  这个礼拜,我们将要开始一个新的《圣经》讲道系列,名为《了解神的计划》。期间,我们将一同来查考《罗马书》9-11章。这几章经文可能是整本《圣经新约》中最为人们所忽视的。至少它们是整本《罗马书》中最被忽视的章节。我的书库里有一本书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布道家的讲道集,其中有一系列的讲道是关于《罗马书》1至8章的。很自然的,你会期待再读下去就该是有关9-11章的讲道了。然而,结果却并非如此,他完全跳过了这三章的经文,直接开始讲第12章的1-2节。不可思议的是,很多人研读《罗马书》的时候都是如此。我最近花了一些时间来观察讲员们在宣讲《罗马书》时,是否都采取相同的方式。结果表明,大多数讲员并没有跳章。如果一个讲员要宣讲《罗马书》,一定不能跳过9-11章。不过这些讲员中很多人是尽可能地快速带过。他们可能用上7篇讲道来讲第8章,但是到9-11章时,基本上是每章只用一两篇讲道概括。然后到第12章,进入到“应用”的部分时,他们又会慢下来详解经句。

  很遗憾,很多人略过《罗马书》9-11章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三章的经文艰涩难懂。这是非常可惜的事,因为这些《圣经》章节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神的计划。如果要给这个系列加一个小标题的话,我想应该是“基督徒的世界观”,再具体一点的话,就是“基督徒的历史观”。这是从神的角度来看待人类历史。

  我前面提到过有人略过这几章是因为他们读不懂。有些讲员把这几章称为使徒保罗的论证里的“括弧内容”,就是说它们只是脚注而已。如果真是这样,这可谓是一段巨幅脚注。另一些人回避这些章节的原因则是它们谈及一些有争议的神学问题,特别是令人头痛的预定,拣选和救恩里神的主权等。可是,使徒保罗完全没有试图回避。他从第9章开始就逐一处理这些问题。有些人宁愿选择不去面对保罗的这些相关的教导,所以他们宁可不查考这些章节。再有,这些章节显得不讨喜的原因是其中的内容好像和我们21世纪的生活并不相关。使徒保罗在《罗马书》1-8章中已经陈明了因信称义的基要真理,解决了谁是真以色列人的问题。可以这样讲,如果神的应许原本是赐予以色列人的(确实是的),并且如果弥赛亚本身也出于以色列人(祂的确是),并且如果如今救恩是白白地赐予所有信靠主耶稣的人(当然是的),缘何以色列民族不仅在弥赛亚在世的时候弃绝祂,并且直至今日都不肯相信祂?

  难道神已经取消了祂对以色列人的应许吗?
  难道以色列人的悖逆使他们失去了原本在神救恩计划中的位份?
  难道神食言了吗?
  神对于以色列民的未来有计划吗?
  外邦人和以色列民在神的计划中有何关联?
  主耶稣是犹太人

  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如果连祂的选民都弃绝了神,怎么能说神有一个全人类的救恩计划?不合理,不是吗?这一根本问题延续至今。当我们查考第11章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使徒保罗讲到灵里的“瞎眼”让犹太人无法接纳主耶稣基督。这种灵里的瞎眼并不是遍及全体,因为每天都有犹太人归向基督。犹太人中信靠主耶稣的人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是却在逐渐增长。也正因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机构成立,专门向犹太人传扬救恩的好消息。

  主耶稣是犹太人。
  所有的使徒都是犹太人。
  早期的信徒也都是犹太人。
  《圣经新约》中除了两卷以外,其余全部是犹太人所著。

  那么,犹太人为何弃绝主耶稣?他们的弃绝是永久的吗?从犹太人的弃绝中,我们对神的计划有什么样的认识?

  有人可能觉得这些问题太学术化,但是上个世纪有一个叫希特勒的疯子企图灭绝整个犹太种族。如今也有人恨恶犹太人,盼着这个国家覆灭。就连教会内部,也常有人以犹太人对神的弃绝为借口迫害他们。

  讲到这里,我知道很多人还是觉得这些章节过于理论化。使徒保罗大篇幅地引用《旧约》中的经文,并使用它们论证他的观点。他甚至使用了犹太人的写作手法来表明他的观点。这也并不稀奇,因为保罗是作为一个犹太拉比被培养的。可是,如果我们不好好静下心来思考,我们很容易就像那位有名的布道家一样,完全略过9-11章。那将会是一个可悲的错误,因为在以色列人不信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关乎神的信实。

  神是否会实现祂的应许?
  如果会,那么祂还会耽延多久?
  为什么我一直祷告,祷告, 再祷告,但是什么效果都没有?

为什么我一直祷告,祷告, 再祷告,但是什么效果都没有?

  她祷告了50年

  不久前,一个朋友发给我一封电邮说他的大舅哥刚刚过世,他们夫妻要开车到外州去参加葬礼。他的大舅哥信主的时间并不长。事实上,他的妻子已经为哥哥信主得救祷告了50年。整整50年呐!

  如此长时间的祷告!
  如此长时间的等待!
  如此长时间的盼望!

  最后他终于归向基督,信主得救了。

  持续祷告50年想必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她祷告10年后就放弃了,结果会怎么样? 或是15年?即便是可以再坚持,到25年的时候也会觉得没有希望了吧?到了35年的时候,就算她会说“没希望了,他不会信主的”,也不会有任何人怪她的。但是她从没有停止祷告、相信和等待还有盼望。而且,她一有机会就会跟她的哥哥分享见证。

  我知道她很高兴她当初没有放弃祷告。
  我知道他的哥哥也很高兴她没有放弃。

我们的祷告在神赐给所有世人救恩的计划中起到什么作用?

  为什么会这么久?这种看似的耽延与神的怜悯、祂的恩典和祂的主权以及祂的公义又有着怎样的关联?我们的祷告在神赐给所有世人救恩的计划中起到什么作用?如果救恩完全在于神的主权,为什么我们还要传福音,为没有得救的人祷告?为什么要差遣众多传道人将福音传到地极?《罗马书》9-11章迫使我们去深究这些现实的问题。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就会看到《罗马书》这一段经文绝对不是只有理论而已。它与《圣经新约》中所有其他章节一样饱含各样实际的应用。以此为背景知识,让我们进入第9章的经文中。

  真相与泪水

慕迪(D.L. Moody)每逢讲到地狱的时候,都会痛哭。

  司德曼牧师(Ray Stedman)的一本著作中曾写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问他的朋友:“听说你们解雇了你们的牧师。为什么?”“因为他说我们会下地狱。”“那你们新聘请的牧师怎么说?”“他也说我们将会被投入地狱。”“这两个人说的有什么不同啊?”“前任牧师说的时候,好像他很乐意看到这样。可是新的牧师说的时候,听上去是为此而痛心的。”我们都不愿意接受残酷的事实,即便是被病痛折磨,我们依旧不喜苦口良药。而带着爱心的言语让我们更能听得进去,不是吗?

  这是人们给与慕迪(D.L. Moody)的评价。他每逢讲到地狱的时候,都会痛哭。他和那些乐于宣布不信之人被定罪的讲员相比,差距是如此的大。在我这些年的牧会经历中,我时常会面临并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发现我们如今所生活的社会中,人们需要面对很多有关性道德标准的挑战。社会群体对于婚前性行为、婚姻和性别倾向,甚至是学校及社区性教育的内容等道德标准有非常大的争议。我时常发现自己因为秉持坚定的信仰立场,而处在这些公开争议的风口浪尖之上。并且这些争议的内容会被发布到各样的媒体上。时间长了,我就逐渐地习惯了,最后也就不管了。但早年时,我很担心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读者来信的专栏里,因为通常来信的人都是因为强烈的反对我在主日讲道和发表中持有的立场。我记得有一次有人写信说我的事奉对于本地是如此大的“祝福”(目的是为了讽刺),我最好能离开去祝福别的地方。我其实觉得这个说法挺逗的。这些年来,我发现脸皮厚一点,幽默感强一点是很有帮助的。想要站定一个立场,你就无可避免地要面对来自对方的强烈甚至于极端负面的回应。就像杜鲁门(Harry Truman)所说的,怕热就别进厨房。

想要站定一个立场,你就无可避免地要面对来自对方的强烈甚至于极端负面的回应。

  在激战当中

  问题来了。你应该如何应对那些给与负面回应的人。在激战当中,我们很容易把持不同意见的人看作敌人。一旦你进入了这个误区,很快就会进一步把他们真当成敌人来对待,极易形成刻板偏见,恶言相向,变得越发狭隘,刻薄,所有的回应都是在发泄火气激怒对方。

在激战当中,我们很容易把持不同意见的人看作敌人。一旦你进入了这个误区……

  我还记得以前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谈到我们本地关于同性恋问题的争议。在节目录制的尾声,主持人问了我一个试探性的问题。他说“雷牧师,你对同性恋群体有什么看法?你会惧怕他们吗?你厌恶他们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一个合理的发问,因为任何发表意见的人都可能被贴上恐同症(意思是对同性性行为和同性恋者的非理智性恐惧)的标签,或是偏执狂,或者更严重的罪名。

  我当时给出的回答是:“我不厌恶任何人。毋庸置疑,我很担忧同性婚姻合法化会产生的某些影响。我怕我们地区会通过这项提议。但是我并不惧怕这些同性恋者。他们和我们一样生活在社区当中,去一样的商店购物,进一样的餐馆用餐,一样地逛街散步。不管我们所持的立场有多相悖,我心里并不惧怕他们,也不厌恶他们。如果真要说内心有什么想法,我其实很心疼他们,因为我相信他们被这种犯罪得罪神的行为所捆绑,只有主耶稣基督才能改变释放他们。”这就是我多年以前的回答。2005年9月,我们教会邀请前同性恋者斯蒂芬·班奈特(Stephen Bennett)来讲道。当晚,我们教会门前聚集了大量喧嚷的同性恋社群激进人士进行抗议。当我到达教会的时候,几乎所有芝加哥的媒体都派出摄制组来采访。来参加礼拜的人不得不穿过抗议的人墙,在摄影镜头前走过,通过本地警察的安检,再经过我们教会安全团队的检查。对很多人而言,那是一次令人胆颤的经历。我确定很多人都认为斯蒂芬·班奈特会强力地谴责同性恋者的生活方式。

  但是他所讲的却恰恰相反。他以爱人的心讲出了爱的言语。他说同性恋者是他所认识的最友善的一群人。他不只是嘴上讲爱,在他与每个人对话的时候他的表情也充分表达出他的爱心。他的善良缓和了紧张的形式,将一场本来可能发生的大冲突转化为基督之爱的有力明证。“对方”的人来到教会也感到被接纳,即便他们对于讲道中的一些观点有异议。

  我讲这件事并不是要强调某个人或是某个群体,而是因为我们都需要不时地检查我们内心的动机。我这样做的动机是不是出于恐惧或恨恶?在有争议的时候,有必要问一问自己这个问题。

在有争议的时候,有必要问一问自己这个问题:我这样做的动机是不是出于恐惧或恨恶?

  差别就在于内心

  这让我又想到之前所讲的两个牧师的故事。一个告诉会众他们要下地狱……却好像以之为乐。而另一个讲了同样的内容……却为之心伤。哪个人有主耶稣的心?只是第二个牧师有。第一个牧师知道该讲什么,但第二个牧师有爱世人的心。我们传福音,差别就在于内心。你可能很会讲属灵的话,能引述很多经文,也善于各样的辩论,但是却无法领人归向基督。

  没人在乎你知识有多渊博,除非他能感受你多在乎他。

  使徒保罗在开始写《罗马书》第9章的时候,所想的大约就是这样。当他讲到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事实,就是犹太人不信主时,他是以对还未得救的同胞的爱作为开场白。

  这几句话起到了两个作用:

  第一, 它们揭示了使徒保罗传基督的福音如此有成效的奥秘。
  第二, 它们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带领我们的亲友相信主耶稣?如果我们是真正的基督徒,我们必然会在意我们的亲朋好友以及所爱的人是否重生得救了。我们都不希望独自进天堂。我们在世的一生最大的祝福莫过于,在进入天国的那一刻,身边围绕着那些受了我们的影响而得以承受永生的人。

  这就是使徒保罗的愿望——他想要确保他的犹太同胞和他一同进入天国。这些话将他对他的同胞那种深切的爱心展现出来。由此,我们可以从这几句话中看到和他人分享基督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两个品质。

  品质#1:深切的爱 (1-3节)

  威廉·巴克利说的这句话对我很有帮助。他说,保罗“是出于痛心而不是出于愤怒。”从这个角度看来,他就像他所服事的那位神——恨恶罪却爱罪人。如果不是出于爱,没有人会选择去救别人。犹太人可以恶语攻击保罗,但是他们不能否认保罗爱他们。他真心地爱人,这些话就是证明。

  每一句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保罗的兄弟之爱。

  真诚

  他的话很平实,但是却很有力量。“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第1节)任何有成效的传福音都要始于诚信,恳切,真实,正直。这四种品质在现今的社会上似乎并不多见。即使在教会中,我们都倾向于顺情说好话,却不讲逆耳忠言。诚信是说表里如一,没有虚伪;恳切所指的是你的动机;真实是指你所讲的内容;正直是指你惯有的品格对生命的全面影响力。

  不信主的人可能对主耶稣的了解有限,但是因为他们上当受骗太多次了,尤其是被宗教人士欺骗。有谁虚伪弄假,他们一瞬间就能察觉出来。他们分辨得出听到的是谎言与否,有没有被误导,或是被高段的骗子给忽悠了。

  正因如此,诚信就很有力量。它就像是弥漫着劣质臭味的世界里,稀有的高级香水。

  痛心

  在这里,使徒保罗分享了他强烈的感受。“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第2节)这些话很有教育意义。“痛心”一词指的是悲伤,而痛苦则指个人内心深处的苦楚。保罗不是一个消极的观望者,在他的朋友拒绝基督的时候袖手旁观。他们的不信,撕裂他的肺腑心肠。

  牺牲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使徒保罗所写下的最令人敬畏的一节经文。他竟然写到,为了他的犹太同胞们能够归向基督,他愿意自己进到地狱。在第3节经文中,他写到,“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没有人像保罗这样,因为认识基督而如此喜乐满足。我们也都知道他是那个最常把“在基督里”挂在嘴边上的人。他却说为了有助于他的朋友得救,他甚至愿意永远与基督分离。

  他在这里用到的词是“诅咒”。这是一个很可怕的词,它所说的是一个人会被神彻底定罪以致完全的毁灭状态。想想看。使徒保罗刚刚在第8章中讲到没有什么能使他与神在基督里的爱隔绝。可是现在,一转念间,他却说到,为要让所爱的同胞能信主得救,他宁肯自己与基督分离。我们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这种说法,因为它听起来很不符合基督徒的口吻。但是你不能用学术的方式去分析这样一句读白,他此刻不是在书写一条系统神学的理论,而是在分享他的内心。

  为了你的朋友能够归向主耶稣,你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你愿意做出哪些牺牲?你认识的人将来要去地狱,你不会感到不安吗?你想到那样的情景时心情又如何?还是你其实根本不愿意这样去想?使徒保罗说的是,“我一直不停地想着这一点,它让我觉得撕心裂肺。如果可以,我愿意交换位子去到地狱让我的弟兄姐妹们可以得救。”

  我们会觉得难以理解是因为我们远没有使徒保罗那样为人伤痛的心。

  品质#2:极大的尊重 (4-5节)

  在这几节经文中读到使徒保罗这样看待他的犹太同胞,让我们很受教育。他称呼他们“我的弟兄”,“我的骨肉之亲”,“以色列人”。随后他罗列了神赐给犹太民族的8个极大的益处。这些祝福是独赐予犹太人,而非其他民族的:

  儿子的名分
  荣耀
  诸约
  律法
  礼仪
  应许
  列祖

  而其中最为宝贵的就是,神赐给他们主耶稣,“祂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他把最好的留到最后来讲。在上列的所有祝福中,没有哪个比得上这一点:主耶稣是犹太人,父母是犹太人,在犹太家庭中长大,自小学习犹太的律法,在犹太文化中受熏陶。主耶稣是犹太人。正因如此,犹太信仰得天独厚。他们带给世界这一位,神的儿子,弥赛亚,从天上来的人子。主耶稣由他们而出。就算再没有其他的,只凭这一点,我们就亏欠犹太人一个永久地感谢。

  由此,我总结出了一个传福音的重要原则。从对方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出发能让我们把主耶稣的信息带给更多的人。从积极而非消极的角度出发,我们传福音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常说,甜言蜜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讲话的角度与态度会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年来,我也从传福音的经历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主要就是:你无法靠辩论把人带进神的国度里。我试过了,但是不成功。辩论只会引发别人的怒火,让人急于自我防备,阻住沟通的管道,再无法让人接纳你要表达的观点。

  我们可以用爱来将人引向主耶稣……却不可能用恨恶把他们引向主耶稣!

  我们传福音总是失败,就是因为我们忘记了使徒保罗所分享的方式。他首先就是分享他因自己同胞未得救而伤痛的心。没有人在读到这些话以后,还会去怀疑他对犹太弟兄姐妹的爱。他们是罪人吗?是的。他们拒绝了基督吗?是的。他们犯罪了吗?是的。他们要面对永恒的审判吗?是的,但是保罗并没有抓住这些开始他的分享。他是从他对人的深切的爱和极大的尊重开始的。换句话说,保罗是从分享好消息开始的,之后再分析到坏消息。如果保罗一上来就摊出坏消息,身边的人可能就不会再继续去听好消息。

  千万不可忽略这一点。保罗对人极大的尊重就体现在这两方面:

  从优点而不是缺点出发。
  从积极而非消极的角度出发。

  我们按照保罗的方式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任何人都能发声指责,定别人下地狱的罪。但是这很容易让人认为我们乐于见到他们落得如此下场。如果地狱真实存在,它该是令我们心碎的。我们本就该怀着深深地悲痛来讲述它。如果你居然笑看别人进到地狱里,那么你必定没有基督或使徒保罗那样的心肠。

  四个犀利的问题

  最后让我们把今天所学到的经文应用到自己的身上。以下是我们都要去思考的四个犀利的问题。

  1.我们是否为那些还不认识主耶稣的人忧伤?

我们并不伤心,并不痛苦,也不像使徒保罗那样忧愁。

  对于我们当中的很多人,答案恐怕都是否定的。我们并不伤心,并不痛苦,也不像使徒保罗那样忧愁。扪心自问,我承认我自己就是这样。好像在我信主的早期那几年,我还算是很在意那些未得救的灵魂。现在我头脑中的知识远比那时更多,但是我知道我的心却不忧愁。因为我们太忙吗?因为我们现在不相信地狱的存在了吗?还是因为我们暗暗地希望所有人都能进天国,所以不用再麻烦了?还是因为我们只顾着自己的思虑,没有时间去在乎别人?

  如果我们更像主耶稣,我们会为自己的家乡痛哭,就像祂为耶稣撒冷痛哭一样。

  2.我们是否为那些还不认识主耶稣的亲朋好友忧伤?

  使徒保罗是这样的。他在意他的犹太同胞。他为他们痛哭,为他们祷告,为他们忧愁。如果我们有同样的认知,父亲会为不信主的子女忧伤,丈夫会为不信主的妻子忧伤,妻子会为不信主的丈夫忧伤,家长会为孩子忧伤,孩子也会为父母忧伤。你上一次为自己不认识主耶稣的朋友忧伤是什么时候?为自己的家人呢?知道他们正迅速奔向与基督隔绝的永生,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知道他们正迅速奔向与基督隔绝的永生,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就经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病重女孩,找到她的牧师讨论她自己的葬礼事宜。她谈到父亲还没有信主,甚至从来不肯答应去教会。“牧师,你会主持我的追思礼拜吧?”她这样问到。“我父亲一定会来参加我的追思礼拜,并且听到你那时的讲道。请你一定要讲得清楚明白。我为父亲祷告了很久。我知道神一定会救他。”司布真后来分享,那位父亲参加了女儿的追思礼拜,后来真的信主了。我也遇到过一个相似的故事。一个从尼日利亚来到美国的神学生为他的兄弟祷告了10多年都没有结果。有一天,他骤然离世。当他的遗体被送回非洲的时候,有1万人来参加他的追思礼拜。他的兄弟当天也参加了礼拜而且决志信主了。

  如果我们有类似对我们的家人和朋友的负担,如果我们的渴望也如此强烈,我们就能看到他们当中有更多的人归向主耶稣基督。

  3.我们是否为我们的仇敌忧伤?

  这个问题听起来是不是很奇怪?其实不奇怪。毕竟是主耶稣亲口说要:“爱你的仇敌”。当祂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祂所祷告的是父神对世人的赦免,“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对大多数犹太人而言,使徒保罗是他们的仇敌。他们对他简直是恨入骨髓,一路不停地尾随着他,四处激起人们对他的仇视和反对。但是保罗却在述说他如何在乎这些仇敌,“只要我的犹太弟兄姐妹能够得救,如果可以,我已经做好进地狱的准备了。”这个问题刺透所有基督徒的灵魂:怎么看待那些恨恶自己的人?或许我们希望他们进到地狱,就不会再来烦扰我们的生活?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不信主,最后确实会进到地狱的。那时,我们的感受如何?他们在永恒的地狱之火中受苦时,知道我们甚至不曾为他们祷告过,那样我们会开心吗?

  4.我们是否为自己的属灵光景忧伤?

  在这篇信息中,我一直跟大家所讲的是我们要关心他人的救恩。这确实是我该讲到的,因为这正是经文所教导我们的。但是我在结束信息的时候还是要提到这一点。那就是,你自己的属灵光景如何?你自己与主耶稣基督的关系如何?

你的心意如何?它是否紧紧地追随着主耶稣?

  我记得有一首福音歌曲的歌词是这样写的,“你的心意如何?它是否紧紧地追随着主耶稣?那是现今唯一有价值的事。”如果我们一直讨论别人的救恩,却忽略了自己的这个根本问题,那就太可惜可悲了。那么,让我来问一个尖锐的问题:“你的心意如何?它是否紧紧追随着主耶稣?”使徒保罗在《罗马书》中所写的一切都是为了要引导你我藉着主耶稣基督,进入与神亲密的关系当中。但是除非你自己切实地遵行,否则这些教导于你也并无益处。真理,哪怕是世上最好的真理,如果你不应用在自己身上,也不会对你产生效益的。

  我们再回到之前的问题:你如今和主耶稣的关系如何?祂是你的救主吗?你能宣称,“主耶稣基督是我生命的主”吗?你得救了吗?你对自己的信仰有把握吗?你确知自己死后会进入神的天国吗?这些都不是小问题。你与主的关系如何?你可能谨守宗教礼节,就像保罗时期的犹太人一样,但那并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你与主耶稣基督的关系如何?我再问这最后一遍:你自己的属灵状况如何?你的心意如何?它是否紧紧地追随着主耶稣?

  宇宙间,没有什么能与认识主耶稣基督相比。那是现今唯一有价值的事。阿们。



  |